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,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,人们对信息化意识不断加强,对信息需求越来越强烈,导致智能化建设应运而且起并得到迅速发展。特别是针对校园网络化覆盖,人们对现代化建筑的需求不仅仅是占有空间面积,更要追求通信方便,以便容易获取信息和相互进行信息交换。因此,在建筑物内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,提供一套完善的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,不仅楼内传输话音,数据,图像,还可以与国内外互通信息,查阅资料,实现信息共享,以适应当今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竞争需求。在信息社会的今天,国内外正在加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,建设“信息岛”(智能网络)基础设施已成为各方面必须面对的现实。
现代化教学校园,为满足各种信息服务的要求,必须建立起一套高可用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。随着信息需求量的增加,其信息吞吐量必将与日俱增,这就对整个信息网络的可靠性、先进性、灵活性、高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因此,必需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系统以满足数据、图像及多媒体信息高速、可靠的传输要求。
综合布线构建的目标,是实现“以万兆主干交换网为核心,千兆接入为基础,建设15-20年内畅通使用的结构化布线系统”。综合布线系统,作为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基础,需要建设成为能够全面支持各信息化系统信息传输、先进可靠的物理链路,实现数据、语音、视频等数字信息灵活、方便和快速的传输。综合布线的实施要与学校现有网络进行合理、有效的结合,并满足学校今后信息化建设扩容的需求。
布线系统应严格按照标准设计、施工、测试。同时,选购布线系统应着眼于未来,从而满足未来10~15年网络的升级更新。目前应以主干光缆、桌面六类布线系统为主要选择。
整个设计为弱电采用吊装金属桥架、内部为线管暗装方式。机柜内配线架、模块、跳线应与所选布线系统类型、性能要求、国际标准统一。机柜内、工作区所有信息点应有清晰、准确、牢固的标识。机柜和工作区跳线应使用原厂产品,尽量避免手工压接,以保证网络负荷较大时的传输效果。
考虑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,并结合以往设计案例,教室点位设计方案: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每教室点数为14+1,一间普通教室的布局图如下:
点位明细如下表:
序号 | 系统名称 | 系统描述 | 信息点数量 |
---|---|---|---|
1 | 电子班牌(学校推送系统) | 作为班级信息的展示,主要显示各个教室的上课信息、课表或其他的班级活动的内容,或用于公共区域的信息展示,布局在教室及合班教室门口; | 1 |
2 | 门禁考勤 | 一方面,对学校各楼门禁进行安全、有效的出入控制;另一方面,用于学生及教师考勤管理。 | 1 |
3 | 数字广播 | 可对班级分区控制,并对其进行单独走UPS供电,以保障其系统不受断电 | 1 |
4 | 教学互动屏 | 可触控,用于教学展示,网络直播(家长会) | 1 |
5 | 电视(TV) | 铜轴电缆,可对播放质量做保障 | 1 |
6 | 教学计算机(PC) | 可使用云桌面等技术,来实现移动办公和移动教学 | 1 |
7 | 网络中控 | 可对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| 1 |
8 | 高考监控 | 用于高考监控 | 1 |
9 | 校长评估监控头1 | 可用: 1校长评估(通过手机、电脑); 2日常的校园监控; 3日常录课(提取知识点,做微课) | 1 |
10 | 校长评估监控头2 | 1 | |
11 | 录播主机 | 1 | |
12 | 物联网控制 | 可对教室的灯光、窗帘、空调、排风进行远程控制 | 1 |
13 | 无线AP1 | 可用于智慧课堂的ipad的接入(支持50人同时在线,观看教学视频资源、PPT等) | 1 |
14 | 无线AP2 | 1 | |
15 | 预留 | 可用于校内外领导听课时上网使用,也可作对未来信息化扩展做预留 | 1 |
总计 | 14+1 |